來源: 消費日報網(北京)
(原標題:計步不算啥 看看這些可穿戴設備黑科技)
現如今,可穿戴設備不只是簡單的計步器,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可穿戴設備創新,已走在整個科技領域的前沿。
在6月9日揭幕的第二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有關健康的可穿戴設備成為展會的亮點之一,可用“意念”操縱小火車的便攜腦波儀、可以監測心率的智能耳塞等產品,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
實習記者 毛潤文
智能耳塞 監測心率更精準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傳統互聯網已經在向移動互聯網遷移,智能耳機、智能手表、智能手環……越來越多的智能穿戴產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并迅速成為一個熱點行業。
隨著新技術的誕生,智能穿戴產品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從娛樂、兒童監護、健康、智能家居、智能服飾到通信等領域,并且其中加入了拍照、語音識別、鏡片導航、體重監測等各種功能。
在展會現場,記者了解到,智能穿戴產品功能多以健康數據記錄、個人健康管理、資訊、社交為主。按照主要功能的不同,智能穿戴設備產品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運動健康類、體感交互類、信息資訊類、醫療健康類和綜合功能類等,每類設備對應不同的市場和消費人群。運動和醫療健康類的設備有體側腕帶及智能手環,主要消費人群為大眾消費者;體感控制和綜合功能類的設備有智能眼鏡等,消費人群以年輕人為主;信息咨詢類的設備有智能手表,主要消費人群為大眾消費者。
在展會中,記者發現了一款不同于智能手表的新產品——智能耳塞,記者采訪了Bragi智能耳機公司銷售負責人,他介紹,我們開發的這款智能耳塞開始融入運動、心率傳感器,在接聽電話、收聽音樂的同時監測用戶健康狀況。耳機作為當前使用量最大以及使用時間最長的外設之一,進行升級和功能的添加對于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影響最小。智能耳塞穿戴是當前解決可穿戴疲勞的最優選擇。在可穿戴設備主打的健康應用領域,入耳式設備通過耳蝸進行的檢測也可以做到比手腕更精確,比如說心率檢測以及體溫監控,能夠同時滿足健身愛好者健康狀況追蹤、收聽音樂、接收即時消息的需求。
從目前來看,醫療和運動健康類設備使用的用戶較多。通過對用戶生命體征的監控,改善用戶健康狀況,大幅降低醫療成本,并對用戶心理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以目前各大手機應用陸續推出的記步、健身數據采集、身體健康指標采集功能可以想象,可穿戴設備等健康產品的研發將占據健康醫療保健服務的一大部分市場。健康產品在朝著集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方向前進,站隊健康和智慧生活的主流趨勢,做出對用戶健康有意義的產品,以及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才是王道。
關注腦健康 用“意念”操縱小火車
“阿拉丁神燈”不只在童話故事里,用腦波就可以讓一盞燈變幻色彩,用腦波就可以讓一個魔方漂浮起來……在展會現場腦波儀生產廠商的展臺前,視友科技腦波設備系列,吸引了不少參觀者參觀體驗。
面向認知能力訓練、助眠減壓等領域新產品在此次展會中脫疑而出。在展臺前,不少參觀者反映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動”,還有的反映“平時工作壓力大,希望能幫助減壓助眠”,有的人問到產品使用的原理,有的關注產品的使用效果,比如“使用多久我的焦慮能得到緩解呢?”“用這款認知力訓練軟件多久可以見到效果?”細致而又尖銳的問題,折射出了市場對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技術的迫切需求。
在現場,其中兩位參觀者分別戴著便攜的腦波儀,利用專注力操縱展臺上小火車,比試快慢速度。北京視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許冰介紹了腦波火車的操作原理,“這個是我們的腦波火車,它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對我們大腦的信號采集,能夠實時解析出大腦狀態的一些數據,包括你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我們也叫專注度;還有就是你的大腦的緊張程度或者是放松程度,我們這兒也有個參數叫做放松度。通過對這些參數的解析,我們可以知道你大腦的一些狀態,把這些狀態拿來作為一些對目標的控制。比如說,我們這個產品就是對火車的控制,通過調整專注力的大小,就是說專注力強還是專注力弱,我們可以控制火車奔跑的速度?!痹S冰介紹,目前公司研發的腦電生物反饋儀等產品已應用于教育行業,幫助青少年提升專注力和進行減壓訓練。
其中腦波燈也引起了不少參觀者的興趣,隨著人腦專注或放松的變化,腦波燈中“蓮花”的顏色、形態、亮度也隨之變化,體驗著可以直觀的通過腦波燈的顏色和形態了解到自己的情緒變化,并及時調整。
人工智能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如今,人們依靠智能導航出行,通過語音與機器互動,應用智能工具搜索知識信息……已自覺或不自覺地處于人工智能的環境中。許多過去被視為只有依靠人的智力才能勝任的復雜工作,也開始出現被機器替代的可能。
據觀察,基于多年可穿戴技術的發展和積累,中國許多企業開始針對健康及心理等問題紛紛推出智能高科技新品,通過科技來幫助人們關注自我身體及心理健康。